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試吃心得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戶外煮食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清爽評價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鮮甜推薦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適合冬天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調理包
夕陽落山時 影子終于走了 它曾伴隨我 度過每個白天 我曾想是怎樣 讓白天變成黑夜 而黑夜又怎樣 讓白日委屈求全 日夜在輪換中 似乎無所不能 讓人想起 那些逝去的時光 影子似風輕 又似山重 在心間揮不去 也握不住 影子像飄浮的塵埃 在眼前 是遠了,還是近了 如那迷霧中的花神秘 影子走了 留下我 在你的夢中, 尋找出路 >>>更多美文:現代散文詩
小時候的我經常生病,病懨懨的我喜歡透過窗子的玻璃向外發呆。母親下班回來得早,她總是用雞毛撣子在打掃灰塵,她一邊打掃一邊就說:“建剛,你還是躺下吧,不然你爸爸回來又要說你。”我舍不得躺下,舍不得外面的光景。除了盼望鄰家女孩背著書包一跳一跳地回來,我還喜歡看路過的黃狗,只是對父親的出現有著隱隱的擔心,怕他回來又會批評我什么,所以內心里不希望他太早回來,而是希望他多加一下班,最好連晚飯都不要回來吃。 母親總是安詳地收起我桌子上凌亂的印章,還有到處亂擺的作業本和課外書,她用雞毛撣子輕輕拂去桌子上的灰塵,動作優雅沉靜。我好幾次發誓要是將來學會油畫的話,肯定將母親這勞動的樣子畫下來。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簡樸生活中,雞毛撣子算是個華麗的家什,母親總是盡量擺它在顯眼的地方,它上面繽紛的公雞羽毛因此有了些炫耀的味道。 但父親對我來說,像豎立的一道墻,很多時候有點生硬。每次父親回來,假如看到我的桌子沒有收拾整齊,他就會大喝一聲:“建剛,你看你的桌子咯,自己去搞整齊。”然后他會拿起雞毛撣子嚇唬我一下,那個雞毛撣子在他手里好像立馬會變得面目猙獰,如同一只血脈噴張的公雞。然而他還真是舍不得打我,他還是會把雞毛撣子放回它應該在的地方。放下了那個雞毛撣子,也不多看我一眼,就回到廚房,用菜刀乒乒乓乓地剁肉餡。 那時候我們住的是平房,有的人家會在門外放幾個腌菜壇子,做榨菜、辣椒、蘿卜之類。有一次,我們幾個小朋友打賭,說能不能在這腌菜壇子里放個鞭炮,也許壇子就會像魚雷一樣炸開。果真有一個膽大的,把一個鞭炮點燃了扔進去,我們馬上四散而逃,背后傳來嘭的一聲悶響。 因為我過往的斑斑劣跡,父親本能地把總賬算到我的頭上。他拿起了那個雞毛撣子,讓我背過身去,一直打到氣喘吁吁,問是不是我點的,我說不是,因為本來就不是我點的。他又打,一直打到我的頭上來,直到雞毛撣子變成了根竹棍,雞毛掉得滿地都是,母親嚇得靠著門,一直在喊:“莫打,莫打,莫讓建剛明天上不得課。”我滿身火燒火痛地睡著了,迷迷糊糊到黎明,被人搖醒了,睜開眼睛一看,父親居然就坐在我的床邊。那晚他可能根本沒有睡著。他摸了下我的頭,問:“真的不是你點的?”我無力地點了下頭,他就嘆了口氣,坐在我的桌子邊上說,人家都說看見是你最后跑開的,所以鞭炮是你點的,其實,我晚上想了好久,也許真不是你點的。父親說完沉默了好久,我也沒有什么想說的。 第二天我們頂著清晨的薄霧,一路走向學校。父親走得像個移動的雕塑,他不知道該和我說什么。在學校的門口,我頭也不回地和他說了聲再見,然后自己就進去了。當然,我知道他并沒有馬上走,他一定還站在那里,或許一直看我走進教室。 >>>更多美文:情感散文
我的老家坐落在贛北幕阜山下的一個小山村里,村子的四周橫七豎八環繞著此起彼伏的小山丘。而那一座座次第遠去的小山丘上,到處都長滿了蒼青翠綠、郁郁蔥蔥的松樹林。小時候,那些松樹林便是我的樂園。 每年的陽春三月,我們幕阜山區的天氣總以晴好為主,并時不時地下一陣毛毛細雨,常會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景象。不僅氣候溫和,而且空氣濕度大。(10月也有極其接近的氣候,在當地且有“十月小陽春”之說。)這時,小山丘松樹林下紅紅的蓬松的松針層下便會不斷地長出小傘般紅紅的香香的松菇來。長輩們都說,第一個松菇的菇口朝哪方,哪方就能找到一大串的松菇。而我卻從沒看過菇口的方向,因為小時候我的一雙小眼睛對于探找紅松毛下一朵一朵紅色小傘似的小松菇那是特別的靈敏,簡直就像長著上百個眼珠子復眼的鷹眼,總是剛撿了第一個,馬上就發現了第三、第四個,甚至是第七、第八個,霎時間,我便忙都忙不過來,哪還有什么心思去看菇口呀!要說那個松菇呀,尤其是在那個短吃少穿的年代,在我們小村里那簡直就是珍寶了,無論是放上大蒜炒著吃,還是打湯煮豆結、油面吃,那都是又香又甜又鮮,好吃極了。 除了鮮亮的松菇,松林里時常還會“撲騰騰”飛出長頸的白鷺、長尾巴的喜鵲線來,有時還會遇見肥胖而笨重的松雞和“二十四個喉嚨咽”的貓頭鷹。到了夏季,還有伏在有龍鱗般樹皮的樹干上“吱——吱——”地陣陣鳴叫的黑殼老蟬。我們這些山里孩子,只要一見到草帽似的支在松樹枝杈上的鳥窩,手就癢癢的,于是便猴子般地縱身爬到兩三丈高的松樹杈上去,可惜的是,那些鳥窩十有八九都是空的;好不容易掏了一窩杏子大小的鳥蛋回家,煨熟剝開后,才發現里面全都是長毛帶血的小鳥,不能吃。我們于是又找來竹竿,在竿頭上撐著塑料袋,舉得高高的按到松樹干上去捕蟬。沒想到還真管用,一會兒就捕到了十幾只,裝在布袋里撞著叫著,可以玩好幾天呢。 聽說有一種叫琥珀的寶石,是松脂油滴在蜘蛛上所變,比金子還貴。我想,既然是松脂油滴在蜘蛛上所化,這松樹林里肯定也會有的。于是,我便一個人常到松樹林去找,只要見著那種腐爛了的老松樹兜,我便去挖,而且牽連不斷地挖,卻從未挖到什么琥珀;有時挖到一些油疙瘩極硬的根,帶回家來,父親說,那是松明子,因含油脂多,所以難爛,雖說不上值錢,但照明、引火還是可以的。 一次,孩子們在松樹林里玩。看著松樹挺直的樹干,松軟的樹皮,青綠如馬尾的枝梢,有個孩子突發奇想,于是,不粗不細挑了根掃帚柄般大小的樹兒,猴子一般爬上樹干去。直到松樹開始打彎時,便舉雙手緊抓上頭的樹干雙腳猛地往旁邊一跳,借著身子的重量將樹干吊彎下來,讓樹梢處的樹枝支在地上。用雙手抓住前面的樹枝,然后翻身騎在樹干上,借著樹干的幾分彈力雙腳踮地便跳將起來。孩子們見狀,也紛紛效仿,想不到還真有幾分騎馬般的快感。大伙兒于是便自己命了個名,叫“打松馬”。由于松樹的皮松軟粗糙,騎上去不易打滑,樹干彈性也好,著地時又有樹枝做支撐,騎上去升降起伏幅度大,于是,一段時間里村里的孩子玩得都特別的有勁。只要一有空,便都悄悄地鉆進松林去打松馬,因此讓孩子們騎壞了許多樹苗。這事后來終于被村里的護林員發現了,我于是也遭到了父親的訓斥:別看那些松樹是天然野生的,都是很有用的樹木,今后不許你們糟蹋! 經父親這一提醒,我才猛然發現,其實我們家里勺子、水瓢、板凳、桌子、椅子、床、櫥柜、倉廩、風車、水車、門、窗、樓板、房梁、房檁等絕大多數木器及建筑用料都是用松木做的;就連戶外的豬舍、牛欄、榨坊、碾坊、涼亭、甚至于橋梁也多是由松木搭建的。后來,我還了解到松樹上的松節油是一種天然精油,可為涂料,合成樟腦,松油醇,合成香料,醫藥,合成樹脂,有機化工等方面的化工原料。松樹上提取的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肥皂、造紙、油漆、橡膠等行業。還可作為助焊劑。近年,我在電視上還看到,有人利用松樹子與松樹皮還竟開發出什么全松茶,據說還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讀書以后,我不僅觀賞到了“歲寒三友——松、竹、梅”(宋代趙孟堅作)、“松鶴延年”(清代虛谷作)之類關于松的圖畫;同時也讀到了許多關于松的詩文:“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孔子《論語》中的佳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魏晉劉楨的詩。當代革命家、詩人陳毅元帥也有贊松的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后來又讀了當代革命家、散文家陶鑄的散文《松樹的風格》……于是,我對松樹也便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松樹,一種多年生常綠喬木,由于繁殖生長能力強,且耐寒,因而自古以來便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和稱贊。 隨著對松樹了解得越多越廣,我對故鄉的松樹也便越發平添了許多新的敬意和親切感。于是,無論是當年在讀書之余、還是后來在工作之余回到故鄉,我都總愛抽點時間到故鄉四周小山丘的松樹林里走一走、看一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早已不再像童年時一樣掏鳥窩、捉知了、打松馬了。然而,我更加喜愛靜靜地行走在凈無泥的松間沙路上,呼吸著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更喜愛坐在林蔭深處,靜靜地欣賞著從遮天蔽日的樹蔭里漏進林間的斑斑點點的不停晃動的光怪陸離的陽光;也喜歡立于山丘之巔靜靜地觀賞波浪般翻滾的陣陣松濤以及翠綠的松梢間時不時地騰起的只只白鷺翩翩遠去。興起癲狂時,有時竟也效法古人于月朗之夜獨自鉆進松樹林里去欣賞“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我愛故鄉的松樹,不僅因為故鄉的松樹林帶給了我太多童年的歡樂,與我的生活緊密相連,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因為故鄉的松樹不僅影響和塑造了故鄉村民的品格,也影響和塑造了我的品格。 >>>更多美文:抒情散文
一個晴朗的周末,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去烈山區的和村游玩。 一到和村,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立在門口的一座又高又大的彩色牌坊,好像一個巨人在守門呢!接著又看到一個巨大的紅色蘋果雕像。于是,我就問一旁的爸爸:“和村出產蘋果嗎?”爸爸回答:“是呀!你看那邊”。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不遠處的樹上結滿了火紅火紅的蘋果,像一個個紅燈籠。這時爸爸說:“和村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咱們去參觀別的地方吧。” 我們又向村子深處走去,經過一片狹窄的竹林,眼前一下子開闊了。我仔細一看,發現這里綠葉成蔭,連太陽都被濃密的樹枝遮住了。突然,一個矮小的毛草房出現在我的視線里,那個毛草房的屋頂上布滿了枯黃的干草,屋前還有五個用木樁做成的圓形小牌子,上面刻著“小磨香油坊”幾個墨綠的大字。我想:這里就是導游圖上寫的磨園吧!在小屋旁邊的墻上還有一些用繩子掛著的叫不出名字的工具,爸爸告訴我那是農民伯伯種地用的。 我們繼續往前走,忽然,我看見了一個秋千,于是我就飛快地坐了上去,爸爸說:“我來推你吧!”一開始我很害怕,因為我發現秋千的架子是木頭的,還在吱吱呀呀地響。后來,我一抬頭發現高高的樹上有一個紅色的小房子,就疑惑地問:“爸爸那是什么?”爸爸說:“那是小鳥的家”。最后,我們又去參觀了蘋果廣場,糧倉…… 今天的和村之旅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真是一個愉快的周末。 >>>更多美文:難忘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料理包開箱 》寒冷冬季聚餐:鍋物湯頭與家常菜的完美結合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清爽濃郁 》小家庭聚餐首選,冬季必備的湯品與主菜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火鍋體驗 》寒冬溫暖開飯,小家庭必試的聚餐料理提案